6月22-23日,由浙江工商大学、南昌大学和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我国首届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是核磁共振技术从面向科研的高端需求转变成为面向工农业生产普遍需求的关键技术,为食品、农产品、环保等行业提供了一项快速、无损、无毒副作用的新的检测方法,正在被许多国际组织、地区和国家接纳成为新的产业标准。为进一步促进LF-NMR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间交叉融合,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二十多个省市)60余名专家和学者齐聚杭州参加研讨。南昌大学特聘长江学者、国际著名核磁共振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阮榕生教授结合LF-NMR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作了专题报告。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与会专家还围绕当前LF-NMR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弛豫时间、含油含水率测量、扩散、成像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并针对当前国内LF-NMR技术应用及国产LF-NMR仪器的发展提出建议。
我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已经有好几年,并产生一批科研成果。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大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