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褪去的傍晚,跟三五好友吃着海鲜聊着天。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但不卫生的海鲜却让人们在享受之余多了一丝担忧。海鲜上携带的部分嗜盐菌可在砧板上存活1个月以上,人们一旦食用未处理干净的海鲜,就有可能引起恶心、腹泻等肠胃不适。
海鲜上存在细菌是正常的事情,在处理海鲜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与这些细菌产生接触。细菌的数量与商店关于海鲜饲养水质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体会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对海鲜饲养环境以及海鲜携带的菌落数的了解。食品学生会携阳小队实践团于7月8日至7月10日在食品学院贝因美楼实验室对学校周边贩卖海鲜的商铺的水质进行微生物菌落数检测。
此次菌落数的检测采用国标4789.2-2016的计数方法进行测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首先,小队成员前往某贩卖海鲜的商铺,获取饲养鱼、虾、贝的水样,并做好标记。小队成员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了仪器清洗、试剂配制、样品处理、取样培养等步骤。
经过三天的培养,选择符合计数标准的平皿进行计数。其中,饲养虾的水样中微生物菌落为1.91×105 CFU/mL,饲养鱼的水样中微生物菌落为83 CFU/mL饲养贝的水样中微生物菌落为1.59×104CFU/mL。
根据GB 10136—2015中的规定,在测试的样品中,只有饲养鱼的水样达到标准,其余水样均超出标准。事实上,根据平时的观察,大量贩卖海鲜的商铺卫生条件都不如此次取样的商铺。经过相关研究检测,水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水温,水中溶解氧量,以及水的清洁度有关,部分商家为节约成本会减少相关投入,造成微生物数量超标。
为保护健康,避免在食用海鲜等水产后发生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我们不仅应选择干净卫生的商店购买海产水产,更要注重食材的清洁,保证充裕的烹制时间与温度。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通过本次调研与检测,让小队成员切实体会到了作为食品人的责任与担当,切身观察到了生活中、饮食中的微生物世界。
文:尤奕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