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在“双一流”建设和学校理工科振兴战略中迎来发展机遇。学院依托学校深厚学术积淀,在新起点致力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中以大商科为背景、具有鲜明工科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学院,涵盖从全日制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教育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本科教育方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三个面向全国招生的专业。其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并在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6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和重点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全国第17名。此外,学院还建有包括国家级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首批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

       在学科建设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并拥有完整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领域)硕士点等学科平台。2024年,以食品学科成果为主要支撑的农业学科ESI全球排名1.63‰。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围绕食品科学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五个核心方向开展研究,旨在解决相关领域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筛选及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院设有食品功能与营养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引智基地)、全省食品微生物及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科技厅国际联合实验室、全国功能发酵食品消化与营养评价中心、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能级研究平台,支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担当和技术实力。

在师资力量与实验条件方面,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自主培育的4名国家级人才和18名省级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46,博导25人,硕导76人,超过80%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工作或培训经历。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超过24,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亿元,拥有150余台(套)价值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建成了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省内领先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室。

       在党建与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近年来,学院荣获多项党建荣誉,如“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级标杆院系”“省研究生标兵”称号等,通过党建引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截止2024年底,学院在读研究生和普通本科生1501人。通过设立“旭明-司必林”、“金家麟”、“荣盛控股"和“宗树义”等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使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浙江省各类学科竞赛的金奖、特等奖。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一流院校研究生的年均升学率在47%以上;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卡迪尔·哈斯大学、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日本国立香川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学生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为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和深造创造机会。

       未来展望,食品学院将继续聚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强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需求,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助力学校实现“卓越大学”目标而不懈奋斗。